<address id="dffzz"><th id="dffzz"><th id="dffzz"></th></th></address>

      <address id="dffzz"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<span id="dffzz"><pre id="dffzz"></pre></span>

            雅迪半年賺9億背后隱憂:有經銷商稱利潤變薄、銷量下降三成

            2022-08-18 11:59作者:張潔瑩,馮瀟慧,管玉慧來源:奧一新聞編輯:南都號
            有專家認為,過于激進的線下拓展,容易讓經銷商失去彈性。

            中國的兩輪電動車市場規模早已突破千億,數得上名字的品牌至少有幾十家。要問哪個品牌最好用?答案很多。要問哪個品牌的門店數量最多?答案或許只有一個。

            據財報披露,截止2021年底雅迪共有28000家門店,比第二名愛瑪多出8000家。近年來,雅迪迅速成長為行業領軍者,離不開渠道貢獻力。

            2022年上半年,雅迪控股(01585.HK)實現營業收入140.5億元,實現歸母凈利潤9億元,業績飛升帶動雅迪股價大漲。據統計,今年3-7月期間,雅迪控股最大漲幅超過156%。而與此同時,雅迪門店的銷售情況的表現卻并非如二級市場般火熱。

            圖片2.png

            圖:廣州越秀區某線下實體店內的若干電動車。奧一新聞攝

            “今年的生意太難做了?!庇浾呓兆咴L廣州電動兩輪車市場發現,在疫情影響下,受成本上行、利潤變薄等因素影響,有雅迪門店員工反映今年的銷量大約下降超三成,整體銷售情況不容樂觀;甚至有經銷商表示,因市場飽和、競爭激烈,“店鋪經營慘淡,難以為繼?!?/p>


            需求釋放,電動兩輪車行業前景看好

            電動兩輪車行業正在釋放新的增量需求,市場也正在迎來大發展的時機。

            早在2019年,《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》(即新國標)開始實行,對電動兩輪車的最高時速、電池功率、電池電壓、整車質量做出了嚴格要求,對此前購買不符合《新國標》的電動兩輪車實行3-5年過渡期管理。

            在需求端,大批量不合格電動兩輪車需要被淘汰,“替換需求”集中爆發。數據顯示,2019年我國電動兩輪車保有量約3億輛,其中約70%電動兩輪車不符合新國標標準,即約2.1億輛。結合2019-2020 年落地執行數據與預期差異來看,預計新國標帶來的替換增量約為1億-1.5億輛。

            圖片1.png

            隨著各地新國標過渡期限的臨近,大量超標電動車迎來清換,市場有分析認為,各地電動兩輪車強制替換政策集中于今明兩年,預計電動兩輪車行業將于今明兩年達到銷量高峰值。

            顯然,眼下電動兩輪車的發展正迎來發展的增長階段,這一積極走向從雅迪近年來的業績中也可窺見一二。據其財報,近三年其營業收入始終保持不低于20%的增幅,2021年增速達到39.29%;與此同時,其毛利潤也保持著約30%的增速。

            二級市場也呈現了積極走勢。數據顯示,近半年,作為行業“老大”,雅迪的股價一路高歌,整體呈現震蕩走高的態勢,從今年3月的低點到6月的高點,漲幅超150%;而行業另一巨頭愛瑪科技的股價也有不小的漲幅,當前股價較3月的低點上漲超六成。

            對此,香頌資本執行董事長沈萌認為,業績增長是二級市場表現的關鍵基礎,結合當前各板塊普遍低迷的環境,資金更會集中到成長穩定的企業。電動車在技術上的創新空間有限,激烈競爭之下對收益率會形成壓力,而需求天花板也會對預期造成影響。


            冰火兩重天?經銷商反映生存艱難

            當前,電動兩輪車市場受到資本青睞,二級市場一片火熱。不過,記者走訪廣州線下實體店發現,存在部分經銷商經營困難、難以獲利的問題,甚至有經銷商表示店鋪難以為繼。

            在廣州越秀區做生意的陳老板(化名)經營雅迪電動車多年,其店鋪面積不大,他告訴記者,“今年的生意太難做了,去年下半年開始時行情開始變差,運氣好的時候一個月能賣出去20多臺,不好的時候賣不到10臺,一臺能賺一兩百或者兩三百,一年下來都賺不到多少錢?!?/p>

            談及生意難做的原因,該經銷商表示,主要是因為市場飽和了,線下的實體店越開越多,生意就變差了。陳老板面露難色,嘆了一聲氣說,“這樣子下去的話,自己可能在做一兩年就不做了?!?/p>

            而廣州天河區另一線下直營店也面臨相同的問題:成本上新、利潤變薄。該店工作人員小李(化名)告訴記者,今年的生意不好做,利潤變低了。他舉例,店內一款現賣2299元的電動車,去年才賣1799元,售價漲了500多元,但是只賺了100多元,如果再往上升價,消費者又不買賬。

            2022年已經過去大半了,小李表示,“相比去年同期,今年的銷量大約下降了三分之一?!北M管新國標、電動車上牌能釋放部分需求,但小李對于今年的銷售業績并不樂觀,“廣州那么多線下實體店,不是所有的需求都在我們店里解決,很多品牌都在搶這塊蛋糕?!?/p>


            線下渠道急速擴張,有戲嗎?

            由于線上渠道難以滿足消費者對產品試騎、售后維修等要求,其消費場景以線下消費為主。據艾瑞咨詢發布數據顯示,2021年我國電動兩輪車市場年銷量為4100萬輛,其中線下渠道占比87%,線上渠道僅占比13%。

            圖片3.png

            圖源海通國際

            雅迪之所以能夠成為行業銷量第一的“老大”,正是得益于其早期開展的線下渠道布局。從數據上可以看出,2019年開始,雅迪線下經銷商和門店的數量迅速拓展,增速明顯,逐漸拉開與愛瑪科技的距離。

            2021年,雅迪線下經銷商、門店數量分為 3353、28000 家,較第二名愛瑪分別多 1192、8000 家,遠超行業內新日、小牛等其他品牌。21年經銷商、門店數量較 19 年分別增長 55.6%、133.3%。

            569x403_62fdc2b1ce021.png

            559x406_62fdc2bb3d937.png

            圖源華創證券

            線下實體是品牌觸達市場的毛細血管,對市場的變化有著最敏銳的感知。丁道師認為,品牌間的競爭屬于常態,目前總體上處于良性狀態。作為行業的龍頭老大,線下渠道是雅迪安身立命的資本,也是其競爭優勢所在。

            不過,沈萌認為,線下銷售渠道的壓力主要在經銷商,而線上運營包括物流、營銷、周轉等方面的壓力在企業,所以拓展線下銷售渠道,可以減少企業的負擔,但過于激進的線下拓展,也容易讓經銷商失去彈性。

            微信圖片_20220921190625.jpg

            您對電動車安全使用有什么建議?

            歡迎添加小助手拉您入群,暗號“電動車”

            一起討論吧~

            640 (1).jpg

            策劃:謝江濤 左志紅 高春明

            統籌:管玉慧 盧若情

            采寫:張潔瑩 馮瀟慧

            美編:鄭柏琪

            今日報紙

            手機讀報

            美国人操逼
  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dffzz"><th id="dffzz"><th id="dffzz"></th></th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dffzz"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<span id="dffzz"><pre id="dffzz"></pre></span>